“應試心理”是指面臨考試,考生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、焦慮情緒的心理反應,這一詞匯正漸漸成為學生和家長們的熱門話題。考試結束后,鹽課堂老師偶爾會收到這樣的反應:“卷子題太難了,看著周圍同學奮筆疾書,自己越寫越緊張,這次又考砸了……”
中高考不及百日,面對考試來臨時的焦慮不安,導致某些同學對自己漸漸失去信心,成績一次又一次的下降。那么考前壓力大、考試發揮失常的真正原因在哪里,根治的方法又是什么呢?下面,由小鹽來為大家分析,如何解決“應試心理”。
孩子壓力大,會有哪些表現?
一位家長向鹽課堂輔師反映道:“平時成績還不錯。就是考試前一天孩子特別緊張怎么辦?考試當天飯都吃不下。”
這樣的情況通常都是考試壓力在作怪。除了考前吃不下飯睡不了覺,孩子的無理取鬧、反常沉默、暴食、吃手指、咬指甲,揪衣角等行為,其實都是自身壓力過大,通過身體語言轉移情緒的表現。
考試壓力來源于哪里?
對于孩子來說,積極的、有技巧的壓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孩子的上進心,甚至能化壓力為動力。但是,如果父母沒有掌握住火候,或者對孩子超過承受范圍的壓力茫然不知,那么就會讓孩子在壓力的負作用下變得消極與壓抑。
01、學習壓力大,加重心理緊張
中高考即將來臨,每個家長都期待著孩子能進入夢想的院校。而孩子既不想讓父母失望,也不想辜負自己漫漫學習路的努力。因此,伴隨著繁雜的課業和家長們焦急的心態,孩子們更容易產生緊張、壓力大的情況。
02、考試目標制定過高,擔心無法達到
升學壓力、奧數、英語、鋼琴……這些都是父母糾結的實際問題,大部分父母的壓力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傳遞到孩子身上。
但作為家長要明白,究竟要培養一個什么樣的孩子。目標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,是否適合才是關鍵。
03、對分數過于重視,給孩子帶來壓力
“這次考試一定要進步啊,上次這幾門課都沒有及格!”“期末考試你給我用點心,別再退步了行不行?”在考試前,家長們總是有意無意的傳達給孩子這樣的話語。大家對于分數的強調,無形之中給孩子會帶去很多的壓力。
成年人的壓力時會有自己的排解方式,但是孩子管理壓力的能力還非常有限,面對孩子,我們也應做到“換位思考”。
如何幫孩子調整考前心理狀態?
當考生出現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時,父母應該如何幫他們調整呢?鹽課堂為大家提供了以下三種方法。
01、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
想要克服壓力先要了解壓力的來源,所以,家長們需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,這樣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壓力的真實情況,才能夠有針對的幫助他們。
比如,在周末和節假日,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,多增添雙方交流的機會。
02、面對恐懼,化壓力為動力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總會經歷考砸或是被老師批評等一些挫折。這時,孩子會感到壓抑、恐懼,不知所措。父母應當開導孩子,讓孩子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考試,把考試看成是一種機會,就會以一種珍惜的心情對待。
03、增強同理心,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
父母小時候一定也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,當時是怎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,這些都可以和孩子分享。父母告訴子女自己應付壓力的方法,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,這樣也就能增強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。